TMGM集团

民生林彦:鲍威尔“短期妥协”,海外风险推迟到最早9月中,看好港股补涨

TMGM

在JH会议结束后,市场的反应显示出鲍威尔的言论比市场普遍预期的更为温和 ,市场将其解读为一种“顺水推舟”的态度。9月份的降息似乎已成定局,但货币政策的问题远未得到“一劳永逸”的解决。面对一系列压力,鲍威尔的讲话实际上为9月份的降息亮起了绿灯:只要就业市场存在下行风险 ,且通胀没有恶性上涨,就不足以阻碍9月份降息的进程 。

然而,未来的情况又将如何?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无法满足特朗普的迫切需求 ,白宫与美联储的首轮较量中,白宫似乎占据了上风,这可能会使特朗普更加强硬 ,而“通胀问题和美元信用 ”将继续成为市场反复面临的挑战。美元大幅下跌,三大指数中道琼斯指数涨幅最为显著,长期美债收益率的下降幅度有限 ,市场可能已经在对通胀和鲍威尔的“后续行动”(对未来降息持谨慎态度)进行定价。

就业问题为鲍威尔提供了降息的理由 ,但如果进一步思考,“宽松政策的妥协”可能会打破当前的“就业-通胀 ”平衡,这是最矛盾的地方:

一方面 ,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关键在于,就业市场的疲软可以阻止“工资-通胀”的螺旋上升 。由于关税导致的物价上涨使得实际收入减少,促使求职者要求更高的薪资 ,从而加剧“工资-通胀”的螺旋上升。但考虑到当前劳动力市场并不紧张,且下行风险持续增加,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被大幅降低。

民生林彦:鲍威尔“短期妥协	”	,海外风险推迟到最早9月中,看好港股补涨 - 图片1

另一方面,一次性的25个基点降息可能还能维持现状,但连续的25个基点降息可能会成为引发“工资-通胀”的导火索 。根据市场的线性外推交易模式和历史经验 ,宏观交易的逻辑可能是:连续降息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消费信贷成本等途径积累流动性 ,释放持续宽松的预期,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扩张。在需求反弹和预期改善的情况下,将进一步带来工资和通胀的上升压力 ,因此货币政策的节奏对市场来说才是后续重要的信号(但实际的经济结果可能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经验,详见《市场对降息过于乐观了吗?》,当市场开始定价时 ,我们将详细解释)。

民生林彦:鲍威尔“短期妥协	”,海外风险推迟到最早9月中,看好港股补涨 - 图片2

对于美联储而言,杰克逊霍尔会议可能并不意味着“彻底的妥协” ,仍然保留了选择的余地 。一方面,鲍威尔强调货币政策“没有预设路径 ”,进一步强化了对数据的依赖 ,后续决策将完全基于对数据的评估及其对经济展望和风险平衡的影响 ,并未完全被市场降息预期和政治压力所“左右 ”;另一方面,美联储还可以根据9月份的点阵图 、SEP经济预测进行额外的预期管理,在货币政策上留有“后手”。

民生林彦:鲍威尔“短期妥协”	,海外风险推迟到最早9月中,看好港股补涨 - 图片3

本次会议为市场提供了“定心丸”,但将通胀和中长期货币政策的问题留给了数据和时间。相应地,“宽松交易”虽然诱人 ,但需要注意控制久期 。我们在报告《保税区库存是如何阻滞关税影响通胀的?》中提示了第四季度及以后的通胀风险,我们认为白宫和美联储的“争执 ”还远未结束 。

因此,在海外方面 ,短期内(至少在9月议息会议之前)仍然看好风险资产和短期国债;从交易胜率来看,无论是继续宽松,还是通胀反弹导致美联储谨慎、白宫加大施压 ,黄金、白银都是不错的选择。而在国内 ,市场已经走出了独立行情,鲍威尔的短期妥协更像是“锦上添花”,看好前期受流动性拖累的港股补涨。中期来看 ,数据的重要性仍在提升,四季度数据一旦反转,联储也有“反悔的空间” ,不排除重新关闭后续降息的“大门 ”,给线性交易的市场一个意外的打击,但那也是9月议息会议之后的事情了 。

本文作者:林彦 邵翔 武朔 ,来源:川阅全球宏观,原文标题:《JH会议:海外风险推迟到最早九月中(民生宏观林彦)》